大連信創產業揚帆起航
在上篇文章里,我們已經介紹了信創產業的定義、意義、目標以及產品組成,本次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信創產業的未來,以及大連地區的推進進度。
2020年是信創產業全面推廣的起點,未來三到五年,信創產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我國國產基礎軟硬件從“不可用”發展為“可用”,并正在向“好用”演變。信創產業作為“新基建”的重要內容,將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政府投入預計將會得到充分保證。國產CPU和操作系統是信創產業的根基,也是信創產業中技術壁壘最高的環節,技術領先、具備生態優勢的公司有望脫穎而出。
信創產業經歷了2006-2013年的預研階段、2016-2016年的可用階段、2017-2019年的好用階段以及2020年開始的推廣階段,在接下來的3年,即2020-2022年,信創產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產業鏈從底層到應用層都將明顯受益。
(2013-2018年中國自主可控行業市場規模)
我國自主可控的市場規模2020年為1.05萬億,未來隨著國家政策在這方面的傾斜,行業市場規模將會越來越大,2025年市場規模將穩步增長達到1.3萬億。截至2017年共有近500家單位參與專項研發,累計投入5萬名研發人員,申請專利8900余項,發布標準700余項,新增產值1300多億元。在對接政府工作中,確實有要求在2022年一些特殊企業實現國產化。國家在多個領域也在積極扶持國產自主軟硬件的研發。尤其是各省級政府、重要市級政府、金融領域、軍隊領域,正在逐步國產化,加大國產設備及軟硬件采購力度。在信創產業中,,國產芯片領域未來3年的替代空間可以達到220億,而信創領域的國產系統替代空間可以達到264億。
(2019-2025年中國自主可控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2020年各地信創項目開始大面積鋪開,信創產業也隨之出現了一個現象級的風口,操作系統要在三年內基本完成主要領域的國產化替代改造。受政策、產業、技術等多因素影響,信創產業從重應用到重基礎,產業生態逐步形成,對企業來說,或早或晚,針對本次信創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必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