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專家談】人才隊伍建設是國家網絡安全事業的關鍵
2020-11-17 09:36:58
zhongxun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與網絡邊界的逐漸模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重要數據和個人隱私都面臨新的威脅和風險,網絡安全逐步呈現出“以人為本、以數據為中心”的新特點。其中,“以人為本”意味著,要筑牢網絡安全新防線,教育是基礎,人才是關鍵。
近些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信息安全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圍繞網絡安全人才隊伍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戰略部署: 2007年,教育部成立高等學校信息安全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專門負責對我國高等學校信息安全類專業建設進行指導。 2012年,國家出臺《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信息化發展和切實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3號),大力支持信息安全學科師資隊伍、專業院系、學科體系、重點實驗室建設,為高校信息安全學科專業建設給予政策支持。 2014年,中央成立網絡安全與信息化領導小組,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組長,著力加強網絡信息安全人才隊伍建設,把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網絡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水平創新團隊作為國家的戰略任務來抓,切實把人才資源匯聚起來,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強大隊伍,將網絡安全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5年,為加快網絡安全高層次人才培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決定在工學門類下增設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學科代碼為“0839”,授予“工學”學位。2016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下發《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同意增列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的通知》,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山東大學等27所高校獲批增列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和空軍工程大學獲批對應調整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共29所高校獲得首批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資格。 2016年,中央網信辦聯合相關部門出臺《關于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意見》(中網辦〔2016〕4號),明確了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方向。同年,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成立了網絡安全專項基金,專門用于人才培養和激勵。2016-2019年,網絡安全專項基金按程序公開評選出1名網絡安全杰出人才、40名網絡安全優秀人才、38名網絡安全優秀教師、301名優秀本科生和303名優秀研究生、6本網絡安全優秀教材、5項優秀網絡安全標準。根據偏遠地區實際情況,設立新疆和西藏網絡安全人才獎,各評選出5名網絡安全優秀人才,其中含1名突出貢獻獎。專項基金為上述獲獎者發放免稅獎金。其中,三屆網絡安全人才獎和四屆優秀教師獎獲獎代表在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上受到表彰。此外,網絡安全專項基金還支持了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網絡安全萬人培訓、網絡安全宣傳周及其他相關工作,對于加快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網絡安全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7年,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印發《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管理辦法》,明確我國將在2017年-2027年期間實施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形成4-6所世界一流的網絡安全學院。根據管理辦法,評選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武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為首批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高校。2019年,華中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山東大學入選第二批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高校。兩批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高校均在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上由中央領導同志親自授牌,受到廣泛關注。 總體來看,近年來我國網絡安全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顯著進展,人才隊伍規模不斷壯大,人才隊伍質量明顯提升。 盡管如此,也必須看到我國網絡安全人才隊伍建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一是網絡安全人才總量不足。高等院校畢業生是我國網絡安全人才的主要來源。目前,我國網絡安全人才年培養規模在3萬人左右。據專業機構測算,我國網絡安全從業人員需求數量為:2020年為1550026人、2027年為3267099人、2035年為7841866人。當前培養的人才數量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對網絡安全人才的需求。 二是缺乏世界一流的網絡安全學院。沒有一流的網絡安全學院,很難培養出世界一流的網絡安全人才。我國目前已有的網絡安全學院,距離國際一流水平仍有較大差距,這已成為我國網絡安全人才培養乃至整個網絡安全工作的突出問題。 三是教育、技術、產業良性生態還要健全完善。近年來,有關部門從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等環節加大對網絡安全的支持力度,但很多工作往往是各有各的目標,各有獨自考核標準,自成體系,沒有從產業鏈、生態鏈上進行統籌和設計,難以形成系統性能力。 四是企業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網絡安全是實操性和技能性非常強的行業,企業處于網絡安全一線,在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和培訓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多年來,國家的網絡安全項目往往是政府出題目、出資金、管檢查、管驗收,通過政府驗收已經成為企業承擔項目的最重要目標,客觀上形成了企業圍著政府轉的局面,企業在很多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五是社會大眾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能仍需提高。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對網絡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但是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還沒跟上,特別是青少年、老年人的網絡安全技能和應用安全意識亟待加強。 一是確保合理的網絡安全學院數量和規模。鼓勵高等院校通過整合、新建等方式成立網絡安全學院,保持全國網絡安全學院數量和規模適量增長,增加網絡安全學科專業招生指標和生均費用,為培養更多數量的學生提供基礎條件。 二是推動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探索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強化網絡安全師資隊伍建設,改革創新,通過開展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等多種方式,推動我國網絡安全學院向世界一流的方向發展。 三是推動高等院校與企業行業協同創新。鼓勵企業深度參與高等院校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工作,推動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協同育人。鼓勵學生在校階段積極參與創新創業,形成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的良性生態。 四是加強全民網絡安全意識與技能培養。辦好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面向大眾宣傳普及網絡安全知識。網絡安全教育從孩子抓起,加強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同時加強針對老年人的網絡安全知識推廣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