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IT基礎架構升級最佳解決方案
超融合基礎架構(HCI)是一種集成了虛擬計算資源和存儲設備的信息基礎架構。在這樣的架構環境中,同一套單元設備中不但具備了計算、網絡、存儲和服務器虛擬化等資源和技術,而且多套單元設備可以通過網絡聚合起來,實現模塊化的無縫橫向擴展,形成統一的資 源池。
從融合程度的視角,超融合架構是對基于傳統架構和融合架構的改進。相對于傳統IT架構中,計算、存儲、網絡資源相對獨立的模式,融合架構實現了系統預先整合與快速部署,計算、存儲、網絡資源進行集成化部署。超融合架構在融合架構的基礎上更進了一步,實現了簡化架構和積木堆疊擴散的功能。
傳統IT基礎架構面臨無法解決的問題 :
1)包括整體周期長、成本高。
2)架構復雜,兼容性問題突出。
3)遭遇I/O瓶頸。
超融合架構在成本、性能方面具備明顯優勢,有效解決傳統架構存在的問題:隨著CPU虛擬化技術的提升,高速網絡、閃存、軟件定義儲存等技術的發展,以及分布式儲存軟件的普及,超融合架構也迎來了快速的發展。與傳統IT架構相比,超融合架構在成本、運維以及性能上優勢明顯。
1)超融合架構帶來低整體成本投入,由于超融合系統無需專用的 SAN儲存及SAN存儲設備,也無需大量的HDD硬盤來堆疊出所需要I/O 性能,因此在同樣的性能要求下, 超融合產品一般只需要傳統架構的60%硬件設備;超融合系統實時快捷,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相對于傳統存儲節省80%左右;運維成本上,相對于傳統架構的運維成本可以降低80%以上。另外,在相同的業務要求下,超融合架構需要更少的硬件,超融合一體機服務器可以做到高密度整合、模塊化配置,大幅節約機柜占用空間,電能節省最高可達40%。
2)簡單的建設和運維,超融合精簡了傳統IT系統的三層架構,采用標準服務器高速互聯,即可同時實現計算、存儲網絡、存儲設備的功能,不僅大幅降低了設備使用量,同時使IT系統的建設運維簡單了許多。在實施部署上,超融合系統采用一體化甚至自動化安裝的方式,只需數小時即可完成。
3)具有彈性的IT基礎設施,橫向擴展性是超融合框架的最大優勢之一,得益于超融合集群彈性架構設計。當資源不足或性能不夠時只需增加相應的超融合節點即可相應增加計算資源和儲蓄資源,滿足業務擴展性的需求。擴展過程時間短且無需停機,也不會影響業務的連續性,當完成存儲資源擴容后系統會自動進行容量 均衡,這種數據全打散的方式不但能夠充分利用整個集群的I/O并發性能,而且不會因為本地讀寫的問題導致某些節點存儲使用過少或者過多的問題。
4)業務可靠性,超融合系統采用無中心的分布式架構,任意一個節點均可被無差別地替換;虛機HA、數據多副本機制、系統自檢自愈功能能夠及時恢復因故障缺失的數據副本,使上層應用可以抵御多次多樣的故障,獲得持續不斷的穩定服務能力。
5)存儲性能,由于采用分布式存儲I/O支撐,超融合架構可實現較好地多節點并發性能,部分超融合平臺采用數據本地化設計,采用 SSD作為加速緩存,將VM所有數據都實現本地化吞吐,因此單業務系統即可實現高速的I/O吞吐,多業務并發是的總體性能更是傳統 IT架構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