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存儲
云存儲是一種網上在線存儲(英語:Cloud storage)的模式,即把數據存放在通常由第三方托管的多臺虛擬服務器,而非專屬的服務器上。托管(hosting)公司營運大型的數據中心,需要數據存儲托管的人,則透過向其購買或租賃存儲空間的方式,來滿足數據存儲的需求。數據中心營運商根據客戶的需求,在后端準備存儲虛擬化的資源,并將其以存儲資源池(storage pool)的方式提供,客戶便可自行使用此存儲資源池來存放文件或對象。實際上,這些資源可能被分布在眾多的服務器主機上。
云存儲這項服務乃透過Web服務應用程序接口(API), 或是透過Web化的用戶界面來訪問。
1.工作原理
云存儲是在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衍生發展出來的一個新的概念。云計算是分布式處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處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的發展,是透過網絡將龐大的計算處理程序自動分拆成無數個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務器所組成的龐大系統經計算分析之后將處理結果回傳給用戶。通過云計算技術,網絡服務提供者可以在數秒之內,處理數以千萬計甚至億計的信息,達到和”超級計算機”同樣強大的網絡服務。
云存儲的概念與云計算類似,它是指通過集群應用、網格技術或分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網絡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件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一個系統,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并節約存儲空間。簡單來說,云存儲就是將儲存資源放到云上供人存取的一種新興方案。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透過任何可連網的裝置連接到云上方便地存取數據。如果這樣解釋還是難以理解,那我們可以借用廣域網和互聯網的結構來解釋云存儲。
2.功能
云存儲提供的諸多功能和性能旨在滿足伴隨海量非活動數據的增長而帶來的存儲難題:
· 隨著容量增長,線性地擴展性能和存取速度。
· 將數據存儲按需遷移到分布式的物理站點。
· 確保數據存儲的高度適配性和自我修復能力,可以保存多年之久。
· 確保多租戶環境下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 允許用戶基于策略和服務模式按需擴展性能和容量。
· 改變了存儲購買模式,只收取實際使用的存儲費用,而非按照所有的存儲系統,包含未使用的存儲容量,來收取費用。
· 結束顛覆式的技術升級和數據遷移工作。
3.優點
1、存儲管理可以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所有的存儲資源被整合到一起,客戶看到的是單一存儲空間;
2、提高了存儲效率,通過虛擬化技術解決了存儲空間的浪費,可以自動重新分配數據,提高了存儲空間的利用率,同時具備負載均衡、故障冗余功能;
3、云存儲能夠實現規模效應和彈性擴展,降低運營成本,避免資源浪費。
4.優勢
1、節約成本
云存儲從短期和長期來看,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為小企業減少成本。因為如果小企業想要放在他們自己的服務器上存儲,那就必須購買硬件和軟件,要知道它是多么昂貴的。接著,企業還要聘請專業的IT人士,管理這些硬件和軟件的維護工作,并且還要更新這些設備和軟件。
通過云存儲,服務器商可以服務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并可以劃分不同消費群體服務。它可以擔負起一個初創公司擁有最新、最好的存儲成一部分成本,來幫助初創公司減少不必要的成本預算。相比傳統的存儲擴容,云存儲架構采用的是并行擴容方式,當客戶需要增加容量時,可按照需求采購服務器,簡單增加即可實現容量的擴展:新設備僅需安裝操作系統及云存儲軟件后,打開電源接上網絡,云存儲系統便能自動識別,自動把容量加入存儲池中完成擴展。擴容環節無任何限制。
2、更好的備份本地數據并可以異地處理日常數據
如果你的所在辦公場所發生自然災害,由于你的數據是異地存儲,因此是它非常安全的。即使自然災害讓你不能通過網絡訪問到數據,但是數據依然存在。如果問題只出現在你的辦公室或者你所在的公司,那么可以你可以隨便去一個地方用你的筆記本來訪問重要數據和更新數據。它可以讓你保持在惡劣條件下依然讓你保持工作。
在以往的存儲系統管理中,管理人員需要面對不同的存儲設備,不同廠商的設備均有不同的管理界面,使得管理人員要了解每個存儲的使用狀況(容量、負載等)的工作復雜而繁重。而且,傳統的存儲在硬盤或是存儲服務器損壞時,可能會造成數據丟失,而云存儲則不會,如果硬盤壞掉,數據會自動遷移到別的硬盤,大大減輕了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對云存儲來說,再多的存儲服務器,在管理人員眼中也只是一臺存儲器,每臺存儲服務器的使用狀況,通過一個統一管理界面監控,使得維護變得簡單和易操作。
當然,這不是意味你應該忘記備份數據。云存儲提供給大多數的公司備份自己重要數據和保護個人數據。
3、更多的訪問和更好的競爭
公司員工不在需要通過本地網絡來訪問公司信息。這就可以讓公司員工甚至是合作商在任何地方訪問他們需要的數據。
因為中小企業不需要花費上千萬美元來打造最新技術和最新應用來創造最好的系統,所以云存儲為中小企業和大公司競爭鋪平道路。事實上,對于很多企業來說,云存儲利于小企業比大企業更多,原因就是大企業已經花重金打造自己的數據存儲中心。
5.主要用途
云存儲通常意味著把主數據或備份數據放到企業外部不確定的存儲池里,而不是放到本地數據中心或專用遠程站點。支持者們認為,如果使用云存儲服務,企業機構就能節省投資費用,簡化復雜的設置和管理任務,把數據放在云中還便于從更多的地方訪問數據。
數據備份、歸檔和災難恢復是云存儲可能的三個用途。
“云的出現主要用于任何種類的靜態類型數據的任何種類的大規模存儲需求?!薄澳悴幌朐谠浦写鎯祿欤悄憧赡芟朐谠浦写鎯δ愕臄祿斓囊粋€歷史的副本,而不是將其存儲在很昂貴的SAN或NAS技術中。”
“一個好的概測法是將云看作是只能用于延遲性應用的云存儲?!薄皞浞?,歸檔和批量文件數據可以在云中很好地處理,因為可以允許幾秒的延遲響應時間?!绷硪环矫?,她指出,由于延遲的存在,數據庫和“性能敏感”的任何其數據不適用于云存儲。
但是在將數據遷移至云中之前,無論是公共云還是私有云,用戶都需要解決一個更加根本的問題。
“如果你進入云存儲,你能明白存儲空間的增長在哪里失去控制,或者為什么會失去控制么,以及在整個端到端的業務流程中存儲特殊的一組數據的時候,價值點是什么?僅僅將技術遷移到云中并不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6.云存儲現狀
早在2010年,關于云存儲的使用情況,只有少于14%的調查受訪者痛快地表示正在采用。但是,在我們最近的大多數調查中,我們看到了使用云存儲的企業數量呈上升趨勢。比如2012年,這個數量是30%。在過去的幾個月的兩個調查中,44%-48%的企業表示他們目前正在使用某種云存儲,因此在云中儲存數據的企業是在持續上漲的。
短短兩年時間,云存儲從少于14個百分點開始發展到這個程度實際上相當讓人印象深刻。調查與調查之間的數據變化如此之寬泛,但是云端15TB-32TB的平均數據范圍卻意外的下降了。尤其是最大賣點是彈性和無限制容量的服務集。
從這些平均數據的角度來看,在去年春天的“云存儲采購意向”調查中,我們詢問公司所維持的存儲容量是多少,包括磁盤、閃存、光纖、云、磁帶、餅干碼(cookiejar)等等。平均為1.4PB——這可是PB級別。
如果我們在深入一點,這些相同的受訪者表示存儲中平均有326TB的“活躍”數據。因此,即使我們假設這些公司存儲在云端的所有云存儲數據都是活躍的(這顯然是不正確的),也就意味著這些云存儲公司只有平均5%-10%的數據向云輸送。
根據2015 TechTarget云存儲調查結果,我們發現5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使用云作為生產數據的主要存儲方式,但是有一個更大的數字,即63%的IT部門表示使用云作為數據備份。同時,43%的用戶用云進行數據歸檔。
“如果企業還沒有開始云存儲,備份和長期數據歸檔通常是這種轉換最好的開始點,”Nowalk說道,并指出這些最初的用例的運營成本也對于采用云存儲的企業更易于看到。
然而,許多調查受訪者表示使用云進行數據備份的一個原因在于云存儲服務在市場上的占有率,從更為傳統的產品,比如來自CommVault的產品,到云網關,甚至是新出現的云災難恢復,比如數據保護即服務,Nadkarni說道。
雖然更多的組織開始試水云存儲,不管是通過備份服務、歸檔或者使用云來保存生產數據,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開始這樣做。圍繞安全、法規遵從的擔憂,以及圍繞云服務的廠商鎖定問題仍舊是一些IT部門沒有開始的主要原因。
“讓人們還保持冷靜的就是廠商鎖定,”Nadkarni說道,“他們想如果他們的數據進入云,他們該怎么弄回來?!?/span>
但是,好消息就是現在的云存儲選擇要比以前多很多。他指出谷歌的近線冷存儲和數據歸檔服務,與之對應的就是亞馬遜Web服務的Glacier,這二者就是企業可以考慮的新云存儲選擇。